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探索发展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5 10:58:37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杨开忠

城市是人类活动中心,是人类活动驱动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动力源。联合国人居署《2022世界城市状况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城镇人口的占比将从2021年的56%上升至68%。我国2022年城镇化率已达65.22%,估计到2035年将达75%左右。因此,城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自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后,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取得了全局性、历史性、转折性进展,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进一步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增长极。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众所周知,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市怎样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关键在提升城市地方品质。最近一些年来,我提出和倡导超越以往空间经济学的新空间经济学。根据新空间经济学,地方品质是一个地方吸引和留住人们来生活的禀赋。为什么提升地方品质是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关键呢?这是因为两点:一是提升地方品质可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文化生活、建筑和生态环境等消费品的需要;二是提升地方品质是让人民群众拥有所期待的更高要素报酬和收入的基本驱动力。第一点是一目了然的,关键在如何理解第二点。

大家知道,可持续的更高报酬和收入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基础,而要提供人民满意的更好报酬和收入,城市就必须在全球化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即相对高的生产率。在高质量发展中,相对高生产率则主要由创新驱动。创新能力虽然决定于城市创新体系,但关键在掌握创新资源的人才,人才在哪里,哪里就有创新资源和创新。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那么,人才在哪里呢?

根据国内外研究和经验,人才喜好富有魅力的高品质地方,在一个流动的世界中,哪里品质高,哪里就会集聚人才。在这种意义上,人才驱动本质上是地方品质驱动。由此可见,地方品质在根本上决定地方吸引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是一体化全球化条件下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驱动力。

地方品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休闲等个人消费服务,生物多样性,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以及速度。生物多样性构成地方品质一个基本方面,它提升城市舒适性,有益于城市人群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改善人民群众福祉水平。随着人民美好生活对良好生态环境需要的不断增长,城市生物多样性在城市品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因此,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强化城市生物多样性工作,是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成功之道。

把生物多样性全面纳入地方品质驱动城市现代化建设主流。新发展阶段应适应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内在要求,抓住“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国家战略机遇,强化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把城市生物多样性全面纳入地方品质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流,落实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探索将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纳入广域国土空间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的有效路径。

发展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思路,具体来说,一是把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作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战略。二是把自然明确纳入治理模式。从治理模式来看迄今仍主要将自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外在背景,而局限于“市场、政府”两部门或“市场、政府、社会”三部门治理。为确保把生物多样性全面纳入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付诸实践,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创新治理模式,实现治理模式从无自然的两部门或三部门向纳入自然的四部门转变,让治理心怀自然。

(作者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北京大学教授)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北冰洋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